学习经典 赢在职场
——学习《大学》与赢在职场的72个机会总结
质量管理部 郏建飞
《大学》是一部儒家的经典,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曾子所作,传承的是孔子的思想。以明德、亲民、至善三纲和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八条目为主线阐述人生成长为大人的路径与智慧。赢在职场的72个机会更能贴近现实与实际工作,以职业发展方向、个人成长、组织力量及长期战略四大板块为纲要,72个方法与心法助力我们学习与成长,在职场上认清自己并找到合适的发展岗位与机会。
我就针对赢在职场72个方法中两个方法做以下总结:
一、换位思考:每个岗位每个人动手工作的同时,一定要抽出时间思考问题。事前充分思考工作的可行性,事中思考过程的合理性,事后思考结果的有效性。特别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其他兄弟部门相互配合,相互协调完成的时,更需要着重思考协同完成任务的方法与进度。首先换岗位思考,当完成协调工作出现问题后不是马上推卸责任,或许不是自己部门的原因。而是要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考虑问题, 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解决问题,以集体利益为根本,尽可能减少对各部门的影响,不对单一部门造成严重影响。其次换职位思考,当我们接收到一个工作的时候,我们不只是做,也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思考工作的轻重缓急,完成工作的目的及影响,才能更好的从全局考虑利弊,避免不良后果。
二、认清自己:职场有同学不同命一说。当一群人能力、技术趋于同质化,该如何脱颖而出?这时就可以借助swot分析模型看清自己,发现机会。首先找出自己的优势,想一想自己是比别人专业更强、技能更高,还是更具吃苦耐劳,更有创新精神呢?我们有没有出色的完成过什么工作,获得的关键能力的肯定,都是可以展示的优势。其次看清自己的劣势,我们必须思考当下工作的困境在哪里?是不够专业能力不强,工作拖沓效率不高,还是不善处理人际关系,缺乏对业务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等等。想明白这些问题我们就知道自己的劣势,怎么能取长补短,提升自己的劣势变为优势至关重要。第三是外部机会,我们要了解哪些是重要的岗位,哪些是关键人员,公司愿意加薪聘用或者留任的到底是怎样的人和岗位,答案是:具备更高级思维模式的人。面对同样的工作,有的员工觉得活是给领导干的,给公司干的,会牢骚推诿。而有的员工认为活是给我自己干的,本事长在自己身上,有本事不怕没有机会与岗位,这样的人具备更高级的思维模式。最后是外部危险,想一想外面的竞争是否同样激烈,一个人不会游泳,换一个泳池又有怎样的差别呢?想一想我的岗位能解决什么问题?能带来多大的效益和价值?或者是否随时可以换人替代等等。仔细分析完心就不会再躁动,平静下来才能重新审视和规划自己的工作。
未能学习圣贤文化,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一定伴随在生活中,一切成就都离不开努力与坚持付出背后的汗水。希望在未来3年个人文化水平有所增长,工作思路有所突破,成就一份更高的事业。